健康新知

甲亢用藥引發敗血症 基因作祟!

甲亢用藥引發敗血症 基因作祟!

2015-07-09 14:44:16 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/台北報導

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女性常見疾病,患者需長期用藥,但少部分因此罹患無顆粒性白血球症,致死率高,台大與中研院攜手發現兩個特定致病基因,用藥前抽血篩檢,作為投藥重要參考依據,即能確保安全。

該項研究主持人為台大內科教授張天鈞,經過長期研究,發現抗甲狀腺藥引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副作用的兩個基因,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醫學期刊「自然通訊」(Nature Communications)。

張天鈞指出,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以女性居多,這讓新陳代謝科診間有如婦科門診,患者容易心悸、心跳加速,且甲狀腺腫大,須長期服用抗甲狀腺藥物,但臨床發現,約一成患者皮膚發癢,少部分人甚至出現無顆粒性白血球症,白血球嚴重減少、抵抗力變弱,易細菌感染致死。

張天鈞說,國內過去發生多起無顆粒性白血球症死亡個案,病人家屬無法接受只是吃藥就死於敗血症,憤而控告醫院、醫師,醫師也覺無奈。

為此,台大研究團隊與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攜手合作,歷經多年,終於破解了其中關連性,發現體內某些基因與罹患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風險有關。

研究人員發現「HLA-B*38:02」、「HLA-DRB1*08:03」兩項基因,帶有前項基因的病患在服藥後,發生無顆粒性白血球症風險是未帶有此 基因的病患21.48倍,後者則為6.13 倍;如果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患者同時帶有這兩項基因,則風險為未帶有這兩個基因者的48.41倍。

研究團隊已申請專利,技轉之後病患在用藥之前,只要抽血篩檢,就能測知是否帶有這兩項基因,作為投藥重要參考依據。

資料出處




上一則   |   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