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檢測劃時代改變肺癌治療 標靶藥物一線顯著增存活期
2015/10/19 10:04 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高居國人惡性腫瘤死亡人口數第一位的肺癌,早期幾乎沒有症狀,當腫瘤大到一定程度後,才會出現胸痛、咳嗽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待診斷時通常已是肺癌晚期。
肺癌治療在標靶藥物尚未問世前,肺癌晚期患者不得不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,整體存活期不僅難超過一年,在肺癌治療過程中患者也可能要面臨劇烈的副作用反應,然而基因研究及標靶藥物出現後,肺癌治療已跨前一大步。
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科陳崇裕醫師表示,肺癌標靶藥物採用的是瞄準基因變異處作用而非亂槍打鳥,相對能夠更有效抑制腫瘤的增生與轉移,故治療的表現較為理想,門診中的肺癌患者們也顯著增加整體存活期,許多患者都變成了固定回診的老朋友。
不過陳崇裕醫師觀察到,不少肺癌患者在整體的治療期間,因對於未知的治療成效懷抱著過度恐懼,容易產生焦慮、憂鬱等現象,甚至急切採用偏方取代主要治療,實務上觀察到幾位肺癌患者因此延誤關鍵治療時機。
一名30歲的家庭主婦患者,因肺部腫瘤產生骨轉移而行走不便,確診肺癌晚期時原先擔憂副作用困擾而排斥治療,但因具EGFR基因變異,經家人陪同選用不可逆標靶藥物一線治療後,腫瘤顯著改善同時恢復原來生活及正常行走,陳崇裕醫師還提到美國腫瘤醫學會(ASCO)發表的研究報告,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是全球第一個標靶藥物證實可以延長特定EGFR基因變異患者的整體存活期,而國際性的研究報告也讓該名患者及家屬較具治療信心。
陳崇裕醫師補充說明,雖然標靶藥物因個人體質出現皮疹、甲溝炎、腹瀉等不一的副作用症狀,但就肺癌治療上副作用多數都能藉由輔助性藥物給予緩解改善,加上標靶藥物的治療便利性,已讓肺癌患者擺脫不少的治療上困擾。
陳崇裕醫師提醒,晚期肺癌患者應維持身體營養及良好的睡眠品質,將能助於身體於肺癌治療時的耐受性與治療反應成效,如遇肺癌治療上的任何問題或想法,不要抗拒與醫護人員對談,依循正規治療途徑才能每一步走得穩。